机器人会取代人力照护吗?可导入的场域又有哪些呢?
说到机器人…
当介绍到机器人,大部分的人会联想到战胜人类棋手的AlphaGo、日本的机器人主播Erica、甚至是手机里随处可见的语音助理,又或是电影般酷炫的场景:极度拟真的AI机器人降临,如从接待到照护、从诊间到病床,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。
同时机器人不会累、不需要休息吃饭、不会抱怨,于是另一方面,也有人纷纷开始担忧机器人取代人力的时代来临。
然而,真的是这样吗?
事实上,机器人取代的是劳动,而非工作。
在被誉为「硅谷先知」的提姆.欧莱礼(Tim O’reilly)在其著作《未来地图》一书中提到:机器人的使用加速了亚马逊雇用人员的速度,在2014到2016年间,仓库里的机器人从1,400台增加到4,5000台,同一时期,却新增了近20万名的全职员工。机器人帮助员工提高产能,减少人员在仓库中的走动距离,使工作更有效率。
同样地,把场景换到医院,机器人让照护者能省去重复性的机械式工作、容易造成职业伤害的搬运工作、提醒容易因繁忙而忽略的照护时程、协助完成繁杂的文书作业,让照护者真正地把时间花在与被照护者温暖的寒暄互动、眼神的交流与真诚的关怀。
科技本身没有温度, 但可以让照护更有温度。人机协作的流程才是价值。
在医院,我们将与照护相关的角色分成四大类:临床医护人员(医师、护理师)、病患及病患家属、照服员、机构管理者。
从不同关系人的角度出发,各自重视的关键点不同:
1.医护人员:对临床医护的支持服务
2.患者与家属: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
3.照服员:协助照护人力,可以专心做更专业的事
4.管理者:藉数据分析提升经营管理
因此在需求设计的阶段,我们必须将这些需求体现到具体的设计上:
1.医护人员:对临床医护的支持服务>临床流程支持流畅度、简便、自动化
2.患者与家属: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>随时提供信息、不必等待
3.照服员:协助照护人力,可专心做更专业的事>降低工伤风险、不须接收情绪
4.管理者:藉数据分析提升经营管理>临床数据结构化、管理指针数据化、提升经营管理洞察力
机器人的设计
除了需求功能的定义外,机器人的外观与功能也必须参考人体的比例而设计,才能提高使用者的接受度。简单举例来说:机器人头部需要像人的五官感知一样,能针对环境做侦测,同时也须回馈反应给使用者。
机器人在医院
我们将机器人在医院可发挥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类:消洁消毒型、搬运型、拖曳型、服务型、物流型。
1、洁消毒型机器人
医院作为大量人流出入之场所,其中不乏各种伤员、老弱妇孺、慢性病患等,感染管理之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利用机器人自动行走与载运的特点,将清扫与具有医疗消毒的紫外灯装载在机器人上,在医疗相关院所可以提供更有效率更完善的清洁与消毒,达成安全与干净的医疗环境,并能在夜间不中断的执行清洁消毒任务,弥补夜间清洁人力的不足,确保医院环境时时保持干净,确保就医环境的安全。
2、搬运型机器人
搬运型机器人常见导入到诊间,协助小型器械、药品、检体、医材、卫材、餐食、文件等运送,或是碘-131病房等需要管制药品、化疗药品等具放射性的药物运送。
那么搬运机器人跟自动车的差异在哪呢?主要在于机器人会感知环境,并依据感知道的状态进行逻辑判断与自主思考决策,并进而产生决策行动。
相较于机器人,自动车只能依据已经设定好的条件进行反应,面对未知情况则会陷入危险或者失效状态,而机器人除了运送物品,更可以把每次行走的细部数据记录下来,进行自我学习,从而计算出最佳路径,有助于发展自动搬运的供应链最佳效益。
3、拖曳型机器人
开刀房的废弃物常具有感染的危险性,往往开刀的器械推车一台就一百多公斤,过去往往由人力运送,常导致职业伤害。若拖曳型机器人导入到手术室,不论是术前的干净器械或术后的污物运送,都可直接透过云端或APP监控及操作,轻松遥控机器人到达指定手术室运载,不但可降低感染风险,更能舒缓医院的人力缺口。
4、服务型机器人
服务型机器人功能多样化、可扩充性高,如接待挂号、卫教互动、语音导览、远程视讯协助等,也因此可导入的场域也十分多元。举例来说,环境介绍的部分若导入至医院大厅,可协助不同诊别科室的路线引导、轮椅租借、走失协寻、出租车代叫等。
若导入至病房,则可协助护理人员对病患和家属进行环境介绍、动画卫教、并进行卫教回馈评估。当患者家属换班时,也可以由机器人进行导览,节省医护用于导览和卫教的时间。若一天有20个家属需导览,一次5分钟,一天就可省下护理人员近两小时的时间。
5、物流型机器人
物流型机器人与搬运型的功能类似,差异在于物流型常搭配笼车搬运大型对象的运送,常导入至医院的物流中心,协助大型笼车的货物运送,同样可以环境内的管制闸门、电梯做整合,在二楼理货的工作人员再也不用拖着沉重的笼车搭电梯上上下下,直接用平板一键呼叫,笼车直接拖放到上货区,且机器人在抵达自动门前就会提前呼叫开关,达到行走速度优化的安排。
关于未来…
未来的医疗人力资源越来越不足,我们应将医护人员的人力释放到更专业的事
情,让机器人协助进行单调且重复的工作,让医护回归专业医疗行为。
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,机器人与资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,也会让系统效益提升,成本更下降。
对机器人的导入还有更多问题?除了上述的机器人还有其他想导入的场域吗?不论是全院或专科规划,我们都提供顾问式的服务,欢迎与我们联系,取得更多的相关信息。
想知道更多关于机器人的细节吗?
其他机器人相关报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