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金樹專欄|醫療資料斷鏈、科技照護不足,台灣智慧醫療得打通「任督二脈」! - imedtac Co., Ltd.
醫療資料斷鏈、科技照護不足,台灣智慧醫療得打通「任督二脈」!

余金樹專欄|醫療資料斷鏈、科技照護不足,台灣智慧醫療得打通「任督二脈」!

隨著全球人口急速老化與平均壽命的增長,醫療與照護顯然成為永遠的「朝陽產業」。近期,衛福部在醫院端積極推廣電子病歷上雲,以及符合國際標準FHIR的病歷數據交換格式,還有民眾比較熟悉的數位虛擬健保卡,這些措施背後,想解決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。

醫療資料斷鏈,兩大任務:病歷上雲、符合國際標準

台灣醫院實施電子病歷相當成功也為時已久,但是醫院之間的病歷資料交換卻非常稀少,這是造成重複檢驗與醫療浪費的主因之一,如果病患離院之後轉往長照機構或進行居家照護,整個病患資料流將呈現完全斷鏈,導致每個機構的照護人力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重複輸入資料,甚至很難避免人工作業的疏失。

另外,台灣成功的健保制度也造就獨特的醫療環境,大約20家的醫學中心就有20套獨立的HIS資訊系統,因此當醫療資訊廠商要導入系統到醫院時,每一家醫院都必須重新客製調整,20家醫院就是20個專案,產業發展被迫斷鏈。

同樣情況在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美國,卻只要整合Cerner和EPIC兩家HIS醫療資訊系統,光是這兩個專案,大約已經串聯80%美國中大型醫院的資訊,因此美國的醫療環境可以形成產業模範,再輸出成為國際標準。

目前智慧醫院的規劃都會包含:智慧手術室、遠距醫療、智慧病房,並關注用藥安全與病人安全,這些在院內都可以獨立運作,但需要有標準平台才能讓醫院體系各分院與其他醫院互相交換資料。電子病歷上雲與FHIR標準的推廣可說是重大基礎建設,也是台灣醫療資訊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,打通之後才有資格講國際輸出與後續的各種雲端醫療應用。

返回頂端